1957年3月2日夜晚7點鐘左右,我國東北邊境黑龍江的漠河和呼瑪城一帶出現了幾十年少見的極光:一團殷紅燦爛的霞光突然地升騰起來,一瞬間變成了一條弧形的光帶,它上部從黑龍江以北伸向南方天空,在夜空中停留了45分鐘。在同年的9月29日到30日夜晚,我國北緯40度以北的廣大地區,也出現了一次少見的瑰麗的極光,映紅了北方的天空。人們懷著極大的興趣觀看這種難得見到的自然現象。
極光自古以來就引起人們的注意。據我國從公元前30年到公元1975年的不全面記載,極光就有53次之多。
隨著科學的進步,從許多物理學家的實驗中,證明了極光是由於高空稀薄大氣層中帶電微粒所起的作用:在80〜1200千米的高空大氣層中,空氣是非常稀薄的,極光就在那裡發生。太陽是一個龐大熾熱的球體,在它的內部和表面進行著各種化學元素的核反應,產生了強大的帶電微粒流並從太陽發射出來,以極大的速度射向周圍的空間。當這種帶電_.微粒流射入地球外圍那稀薄的高空大氣層時,就與稀薄氣體的分子猛烈地衝撞起來,於是產生了發光現象,這就是極光。
極光大多在南北兩極附近出現,很少在赤道地區發生。爲什麼呢?這是因爲地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,而它的磁極在南北兩極附近。我們知道,指南針總是指著南北方向,這是因爲受了地磁場的影響。從太陽射來的帶電微粒流,也要受到地磁場的影響,以螺旋形的運動方式趨近於地磁的南北兩極。所以極光大多在南北兩極附近的上空出現。在南極發生的叫南極光,在北極發生的叫北極光。我國在北半球,所以東北等地看到的只能是北極光。
爲什麼極光會是五彩的呢?這是因爲空氣是由氧、氮、氖、氦等氣體組成的。在帶電微粒流的作用下,各種不同的氣體所發出的光也不相同,因此就有各種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極光。有的極光像帳幕,有的像圓弧,有的呈帶狀,有的呈射線狀;有的是橙紅色,有的是紫紅色;有的色淡,有的色深。有時候天空中五彩繽紛,美麗極了。
太陽活動周期大約爲11年左右,在它活動高潮期間,太陽上常出現巨大的旋渦——太陽黑子,以及太陽表面物質的巨大爆發,從而產生了強大的帶電粒子流,這種粒子流達到地球大氣層的時候,有時便激起了壯麗的極光。所以極光出現次數的多少,常與太陽活動強弱有關,在太陽活動高潮期間,極光出現的次數也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