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腹瀉俗稱拉肚子,它是由病毒、細菌、黴菌、寄生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以腹痛、腹瀉爲主要臨牀表現的一組感染性疾病。感染性腹瀉輕者1~2天可以自愈,重者可能會因爲脫水、感染性休克而死亡,尤其對嬰幼兒、老年人威脅更大一些。大部分感染性腹瀉具有傳染性,像細菌性痢疾、霍亂等。因此,國家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要求各個醫院每年五月一日起開啓腹瀉門診,實行專病專治,以控制感染性腹瀉對社會更多人羣的影響。夏天爲什麼容易發生感染性腹瀉呢?怎麼才能讓自己遠離感染性腹瀉呢?
1.夏天氣溫高,溼度大,是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等孳生的良好環境條件。夏天剩飯、剩菜、水果比起冬天更容易變質,就是某些細菌、黴菌孳生所致。
2.夏天蒼蠅、蟑螂等腸道傳染病的媒介大量孳生、繁殖。這些疾病傳播媒介常在垃圾、糞便、廁所與食品、果蔬、餐廳、小食攤間來回活動,將病原體攜帶、傳播開來。
3.夏天各種時鮮果蔬大量上市,人們生食的機會大大增加,無論怎樣清洗,生吃果蔬比加熱熟食會將更多病原體帶入體內,對體弱多病、嬰幼兒、老年人則形成腹瀉威脅。
4.天氣炎熱,大量出汗,大量飲水,沖淡了胃酸,降低了胃腸道抵抗力,由口進入體內的病原體不能被胃酸殺死。正常人的胃液呈酸性,能將吃進去的大部分病原體殺死,人體不至於發病。大量喝冷飲對胃酸影響更大,因爲冷飲會使得胃黏膜血管收縮,胃酸分泌減少。
5.夏天街頭各種小吃攤繁多,方便實惠使得吃客如雲,流連忘返。但是小吃攤不能流水洗碗,無防蠅設施,街頭塵土飛揚,飲食衛生無從控制。每年夏天腹瀉門診都會接診這樣的病人,傍晚六、七點鐘在街頭小吃攤喝扎啤,午夜因腹痛、腹瀉到醫院打吊針。
要愛護自己身體,遠離感染性腹瀉,應牢記「病從口入」這一防病名言。針對上述引起感染性腹瀉的致病因素採取有效防範措施,如家庭食品、餐具、水果要有防蠅設施,消滅蟑螂;剩菜剩飯要充分加熱後再吃;不吃可疑變質的果蔬;外買的熟食要經過自己再加溫後食用;不光顧街頭不衛生的小吃攤。